【時事要聞】原創打造非凡 助力中國科學走向巔峰
世界最亮光源 90%以上均為我國自主研發儀器設備
經過五年建設,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物所,日前聯合研制成功了世界首臺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裝置 ——“大連光源”,在這樣的極紫外光照射下,區域內幾乎所有原子和分子都“無處遁形”。因此,“大連光源”可被用于觀測與燃燒、大氣以及潔凈能源相關的物理化學過程。
我國最新研制成功的運行在極紫外光波段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那么它是由加速器、波蕩器和光束線站三部分構成,通過這樣一個百米長的科學裝置,現在是已經產生了世界最亮的極紫外光。
大連光源是我國第一臺大型自由電子激光科學研究用戶裝置, 90%以上的儀器設備均由我國自主研發。大連光源每一個激光脈沖可產生超過10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光子束最亮、脈沖超短的極紫外光源。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中科院院士 楊學明:光源亮的話,這個微觀世界可以看得更清楚,(脈沖)短的話,我們可以看很多分子在化學變化過程或者物理變化過程里面的這個超快的這個過程。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 趙振堂:我們現在所有的材料、器件,追到最本質上的東西,就是這個原子分子電子這個的基本運動規律,自由電子激光就是這樣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可以掌握物質內部結構這樣的規律,這也就是在科技前沿取得突破的一個重要基礎。
原創儀器設備成就原創科研成果
“大連光源”是典型的以科學目標為牽引的大科學裝置,是為了滿足科學家研究需求而研發的特異性的科學儀器,其90%以上的部件均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
從國際科學發展趨勢來看,科學儀器對基礎研究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原創性科研成果對自主研發科學儀器的依賴度更高——原創性思想無先例可循,通用型儀器往往無法達到實驗要求,科學家只能自己設計、研發相關儀器設備進行研究。道理顯而易見:跟在別人后面走,即便做得再好,也只能跟蹤、模仿,做補充研究。
今天,中國科學已經走到由跟蹤到引領的關口,期待涌現更多原創性科研成果,也就需要中國科學家研發更多的“按需定制”的科研儀器。大連光源已經做出很好的范例,希望它能在更大范圍內起到帶動示范作用,助力中國科學走向巔峰。
來源:央視網、光明日報
聲明: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