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北交大實驗室爆炸前有人投訴“有異味持續一年”?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事故發生后,12月27日,三名遇難學生之一小毛(化名)的家屬發帖稱,爆炸前一天,該實驗室學生曾撥打環保舉報電話投訴。28日,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告訴南都記者,25日確實接到一條相關投訴,內容是該實驗室“經常發生一股異味,情況已經持續一年左右”。據介紹,線索已轉至海淀區環保局處理。
家屬:事發前一天學生曾打電話舉報實驗室
12月27日,爆炸發生24小時后,一條“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件遇難者家屬發聲”的帖子引發廣泛關注。該帖子自述為遇難學生之一小毛的家屬,稱事發后通過小毛的同學們獲悉,此前學生們的聊天記錄提到實驗室堆放了易燃易爆炸危險品。

上述家屬提供的聊天截圖顯示,涉事實驗室內堆放了“40袋水泥,30桶鎂粉,28袋磷酸鈉,還有8桶催化劑,6桶磷酸”。
另一張聊天截圖顯示,12月24日18時許,群內有學生提到“就在實驗室,我現在一身的鎂粉,一共30桶鎂粉。”
第三張聊天截圖顯示,有學生提到“準備舉報”。該遇難學生家屬稱,“我們質疑實驗室中堆放的大量易燃易爆危險品,才是爆炸的根本原因。”

12月27日晚,南都記者聯系上述遇難者家屬。她告訴南都記者,事發當天小毛的父母接到學校通知已趕至北京。其發布的帖子提到,通過與小毛的同學溝通及實驗室群聊記錄獲悉,事發前一天該實驗室有學生曾以“實驗室附近居民”身份,撥打舉報電話并匿名投訴。
回應:當天有人投訴實驗室“散發異味”
12月28日,南都記者就此事聯系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25日當天確實有一條相關投訴,“12月25日,有人撥打12369,反映海淀區高粱橋斜街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一個實驗室,經常發生一股異味,情況已經持續一年左右。”
投訴記錄顯示,投訴人稱“不知道在干什么,散發的異味特別大,而且散發的時間點不固定。周圍都是小區,氣味嚴重影響到居民健康與環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線索后已轉給海淀區環保局處理。南都記者隨后咨詢海淀區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將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

小毛的家屬從其同學處獲悉的實驗室學生相關群聊記錄。
上述遇難者家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小毛是家中獨生女,事發前的周末“剛回了一趟河北老家。”其27日發布的帖子提到,北交大校方在26日當晚“派了近20名老師慰問”,而小毛的導師并未現身。
據北交大官微26日20時通報,事發時實驗室正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實驗。28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辦公室表示,尚不清楚調查結果。海淀區公安分局方面透露,事情仍在調查中。
來源: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