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長征七號首飛成功 空間實驗室任務拉開帷幕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制的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于6月25日20點在我國首個海濱發射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序幕正式拉開。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歷經8年多抓總研制而成,是為滿足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的需求和未來載人運載火箭更新換代的長遠需求,全新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運載火箭。
長七火箭采用“兩級半”構型,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2.25米的助推器,起飛重量597噸,運載能力將達到近地軌道13.5噸、太陽同步軌道5.5噸,達到國外同類火箭先進水平。遠征-1A上面級是遠征一號上面級的改進型,具備多次啟動的能力,可以更加機動靈活地將多個不同需求的載荷送入相應的軌道位置。

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首飛成功
在此次發射中,長征七號火箭與遠征-1A上面級共攜帶了5類6項不同需求的載荷,其中包括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抓總研制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該返回艙的發射,開啟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研制工程的序幕。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0次飛行。
長七火箭采用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8噸和120噸兩種新型液氧/煤油發動機,無毒、無污染,是一枚綠色環保火箭。
在此次任務中,長七火箭首次嘗試應用“新三垂”測發模式,將火箭在發射區的工作時間縮短至3天,采用全三維無紙設計和制造技術,實現了全數字化研制新模式,全新防護設計技術讓火箭較好地適應沿海發射場高熱、高濕、高鹽霧的環境特點。
作為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今年下半年還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明年,長七火箭將發射我國首個空間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為我國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搭建起“天地運輸走廊”。
未來,發射可靠性達到0.98的長七火箭還有望成為新一代載人火箭,用于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長七火箭將成為我國未來航天發射任務的“主力軍”,承擔我國80%左右的發射任務。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是繼2015年長征六號、長征十一號順利首飛后,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第三個成功首飛的成員,標志著我國在載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對于完善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進入空間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據悉,我國目前研制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運輸系統工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于今年下半年實施首飛。屆時,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全部在研型號將得到全面技術驗證。
相關資訊:海洋光學與陜西科技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
聲明: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