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
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有利于在保障安全情況下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包括購置、性質分類、申報、崗位職責、維保、報失報廢等。根據多種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儀器設備必須要有科學的管理系統和實現方法,并對系統的主要技術,結構,功能和特點都要熟知和應用。為加強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定儀器設備管理制度,下面為常規實驗室管理制度,可作參考。

1、實驗儀器設備統一辦理固定資產卡、建賬,在實物驗收合格后辦理領用、借用手續。
2、對于新購置的儀器設備的驗收,有中心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實物驗收。一般設備到貨后三天內完成驗收工作,并作好驗收記錄,填寫驗收單。
3、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崗位責任制。對于精密貴重儀器設備要制定操作規程,要有專人負責使用和維修保養,并建立相應制度。對上機操作人員必須進行技術培訓。
4、負責實驗員對所管儀器設備負有全部保管責任,任何人未經允許不準私自使用、移動和調換。未經中心同意及辦理相關手續,任何人(包括各級領導)均不得出借或調走儀器設備。
5、實驗室要嚴格安全制度,切實做好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等四防工作。根據儀器設備得不同性質要求,分別做好防塵、防潮、防熱、防凍、防震、防銹等工作。
6、加強儀器設備的修養和保養工作,一般儀器應做到隨時保養和維修,精密貴重儀器設備做到精心維護和檢測,防止事故發生。
7、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潛力,提高利用率,在不影響正常科研實用的前提下,提倡實驗室之間互通有無、互相協作。借用是要按規定辦理借用手續,并及時歸還,若有損壞應負責修復或賠償。
8、儀器設備的使用在完成實驗的前提下,對外開展技術服務。
9、制定相應的儀器設備報廢制度。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以申請報廢:
1)使用期限已超過耐用期,確實已喪失功能無使用價值的儀器設備;
2)確因質量低劣或嚴重損壞無法修復,或修復價值昂貴沒有修復價值的儀器設備。
3)過期、淘汰的儀器設備,已經不符合現時測繪實驗開展的儀器設備,失去現時使用價值。
科研人員、學生、檢測員等儀器人遵從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一個組織內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可以保證科研實驗有效運轉,是達成組織目標的可靠保證,也是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必要條件。制度的關鍵是執行,得不到很好執行的制度沒有價值。
{來源|儀器無憂網,根據專業書籍以及網絡資料編輯創作、轉載需聯系我們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