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計劃】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海內外優秀人才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坐落于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集云山珠水之秀,沐嶺南開明之風。中山大學物理學科始建于1924年創校之初,1952年并嶺南大學物理系,1981年恢復理論物理和光學博士點,1984年籌建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超快速激光光譜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85年成立國家首批博士后流動站之一“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1993年獲批建設國家物理學人才培養基地,1998年物理學科成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物理學科高被引論文總量全國排名第三。
為躋身世界一流學科行列,打造大團隊、大平臺和大項目,學院急需招納一批物理學領域的英才。熱忱歡迎海內外英才加盟!歡迎依托我院申報千人計劃項目!
一、學科領域
包括但不僅限于:
1、凝聚態物理:低維與表面物理,多鐵物理,強關聯電子材料,拓撲量子材料等。具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 X 射線散射技術、極端條件下輸運測量、中子散射、核磁共振 /繆子自旋共振、光譜學等研究經驗者優先考慮。
2、理論物理: 量子多體物理 (含量子多體糾纏、關聯電子體系、冷原子物理等) ,統計物理與計算物理,粒子物理與場論,量子信息與量子力學基礎,數學物理及其他新興學科方向等。
3、光學:各光學研究方向的優秀人才。重點招聘(但不限于)量子光學、拓撲光學、超快強激光光學、微納光學與光子學、生物光子學、以及與納米光學相關交叉學科的人才。
4、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高能物理唯象學和實驗研究,涵蓋探測器、快電子學、計算模擬和物理分析等方向。
5、軟物質與生物物理: 與生物大分子、細胞、神經與腦科學等相關的軟物質與生物物理研究方向人才。
6、能源物理:新型太陽能利用及光電轉換材料物理、太陽電池的陷光結構與鈍化機制及其數值模擬、太陽電池新理論和新結構設計、高效晶體硅太陽電池、新型薄膜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物理、光譜轉換材料與理論、納米技術與太陽電池相關交叉學科等。
7、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子散射基礎科學研究;中子散射工程應用研究;中子散射實驗方法和數據處理方法研究;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相關研究;中子散射譜儀建設。
8、超快強激光技術:強場激光物理,飛秒激光加工,THz產生及應用,深紫外阿秒激光技術。
二、招聘崗位
1.中山大學“百人計劃”領軍人才
2.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杰出人才
3.中山大學“百人計劃”青年學術骨干
4.中山大學專職科研系列崗位
5.中山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崗位
三、招聘要求
(一)基本要求
學風端正,高度敬業;樂教愛教,具有承擔本科專業基礎課或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的能力;善于協作,具有國際合作與交流能力。
(二)崗位要求
1、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崗位
取得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的領軍人才或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中青年杰出人才或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骨干。
2、中山大學專職科研系列崗位
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的優秀博士后或博士,或具有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工作經歷的人員。
3、中山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崗位
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海內外優秀博士。
四、人才項目
各類人才可依托學校申請國家和廣東省各類人才項目,全額享受項目資助經費,主要包括:
1、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長期項目
國家提供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廣東省提供50萬元住房補貼和100萬元科研工作經費。
2、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國家提供5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100-300萬元科研經費;廣東省提供25萬元住房補貼和50萬元科研工作經費。
3、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項目
國家提供獎金10萬元/年,共提供3年。
4、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國家給予扶持經費自然科學領域120-240萬元、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域30-60萬元。
5、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國家提供30萬元/年,共提供兩年。
6、博士后“香江學者計劃”
國家提供資助經費30萬元人民幣和30萬元港幣。
7、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
入選派出項目,國家提供資助經費30萬元、國(境)外接收單位提供資助經費30萬元(或接近);入選學術交流項目,國家提供資助經費3萬元/次。
8、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
特別資助項目15萬元;面上一等資助8萬元,面上二等資助5萬元。
9、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
(1)領軍人才:每名資助600萬元,包括500萬元專項工作經費和100萬元(稅后)住房補貼。
(2)青年拔尖人才:分A、B兩類給予資助,按實際年薪酬收入的1倍給予生活補貼,A類每年最高不超過50萬元,B類每年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從事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可連續資助5年,對從事基礎研究的可連續資助10年。
(3)海外青年人才引進計劃(博士后資助項目):廣東省提供生活補貼30萬元/年,共兩年。出站后承諾留粵工作3年以上的,廣東省提供住房補貼40萬元。
10、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廣東省提供一次性補助10萬元。
11、廣東省珠江學者青年項目
廣東省提供津貼8萬元/年,共提供3年。
12、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
廣東省資助40萬元。
五、招聘人數:
不限
六、聯系方式
申請人可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系我院負責人,并提供個人學術簡歷、發表論文清單、研究計劃以及3封或以上同行專家推薦信。申請專職科研人員和博士后人員可直接與我院現有相關科研團隊聯系。
聯系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十友堂),510275
聯系人:梁爽 lshuang5@mail.sysu.edu.cn 020-84113293
鄭躍 zhengy35@mail.sysu.edu.cn
來源|千人計劃、互聯網整合資源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