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16.8億大標預熱 央視探訪國家水質自動站招標儀器比對現場
為加強我國地表水國控斷面監測能力,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于2018年初發布招標公告稱,總站預算16.8億元,將于2018年7月底之前,完成我國2050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
據了解,此監測網絡建成之后,水質監測數據將聯網共享,經技術審核后,統一發往縣、區、市和國家,作為評價和考核各地方政府在落實本行政區域內環境質量改善、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生態保護的工作依據。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柏仇勇介紹說:“相對于以前手工監測,每月監測一次的頻率來說,水質自動監測網絡建成之后,將四個小時獲得一次監測數據。”
對于如此龐大的工程,可靠的儀器設備、良好的運維團隊是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為從市場上挑選合適的供應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了供應商之間的現場比對測試。

比對現場

比對現場
近日,央視記者走訪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比對測試廣州惠東現場。現場人員介紹說:“除了周一、周四的系統維護時間外,儀器生產商人員禁止進入比對現場,通訊設備也被屏蔽,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所有設備接納同樣來水,同一時間內對水質變化進行測試、比對。”

現場數據顯示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室主任楊凱介紹說:“大家的數據都在這兒,誰的數據和誰的儀器好和壞,通過這兒一覽無余,很快能看出來。比如35號儀器,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等都一直沒有數據顯示;還有這個濁度,這個儀器的數據與大家明顯不一樣,肯定是有問題。未來的水站肯定也就不能用這樣的設備。”
據了解,此次測試分為固定式和浮標式兩種儀器,測試數據現場顯示同時對外公開,高質量設備和服務運維團隊未來將參與到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建設,不過關的將被淘汰。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柏仇勇說:“此次比對完全模擬了實際的水質自動監測站野外的條件,硬碰硬,實打實,真刀實槍,來跟你比你的儀器,比你的服務,比你的能力水平,正確客觀的評價我的水環境質量。”
來源|儀器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