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這位院士潛心環境監測50余年 79歲獲環境化學終身成就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魏復盛獲首屆“環境化學終身成就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江桂斌(右一)和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宋永華(左一)為魏復盛頒獎
關于“環境化學終身成就獎”
“環境化學終身成就獎”用于獎勵環境化學基礎研究、技術開發中,系統性、創新性和創造性成果;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污染控制重大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環境化學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突出貢獻;在國際化學研究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內外本領域的研究人員。
“環境化學終身成就獎”每兩年評審一次,與全國環境化學大會的舉辦同步,每次評選1-2名。
魏復盛簡介
魏復盛,男,成都簡陽人,1938年1月19日生,1964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 幾十年一直從事環境監測技術工作。從1974年開始從事環境污染物質分析方法研究。1985年領導和組織了全國監測分析方法的研究、驗證和統一及標準化工作。 負責組織并承擔國家科技部一系列重大攻關課題,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近十余年負責承擔了多項中美科技合作課題。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獲部級科技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一次。編著或組織編寫的專著十余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80余篇。2013年5月3日,魏復盛院士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首任院長。
1983年5月調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先后曾任分析研究室主任、監測總站副站長、研究員、總工程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環境監測分析技術與方法的研究。80年代中期領導并組織了全國按照“水和廢水”、“空氣和廢氣”、“土壤”、“固體廢物”等要素進行監測分析方法的研究、統一驗證和標準化,對建立和發展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與方法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后承擔了國家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攻關課題。近十年他關注環境污染與健康的研究,開展與美國的多項合作研究,如“空氣污染對呼吸健康的影響研究”,“PAH's暴露量及其代謝物與肺癌風險評價研究”,“硼污染對男性生殖健康影響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此兩項也獲得部級進步一等獎);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獲部級三等獎一項。出版專著十余部,發表論文180余篇。

閱讀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