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制藥行業市場發展及對儀器市場影響分析
2016年我國醫藥市場總體概況
“十三五”初期,我國醫藥工業經濟規模保持穩步發展,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持續增長。2016年醫藥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近3萬億元,醫藥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速為10.3%,利潤總額累計增速為15.6%。以藥品類型細分市場來看,我國藥品市場上化學制劑的銷售額占比最,而以從業企業類型細分市場看,以中成藥作為主營產品的企業數量最多。
我國化學藥市場中,90%左右的產品均為仿制藥。根據2016年3月由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2018年年底前,我國有289個化學口服固體制劑需要完成一致性評價工作。根據初步統計,一致性評價的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元。仿制藥市場“如火如荼”的同時,“創新”也成為2016年我國化學藥市場的新熱點,部分企業新藥研究國內外同時進行并同步申報;另有一部分藥企則到海外市場尋求并購機會以作為利潤增長點的新選擇。
對我國中藥市場而言,2016年可以說是“政策紅利年”,利好政策不斷推出,中醫藥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但由于中藥材種植市場“小、散、亂”的特點,當前中藥材仍然存在生長激素、農藥以及化肥等的殘留問題。中藥飲片方面,染色、增重、摻偽、造假、硫磺過度熏蒸等現象也屢見不鮮。可喜的是中成藥方面,2016年底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圓滿完成了美國FDA的三期臨床試驗,實現了中藥國際化的重大突破,也為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提示了新的方向。
近年來,在全球制藥市場中,生物制藥市場份額在不斷增強。2016年中國生物制品市場規模占國內醫藥市場的10%以下,雖然占比地域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國生物制品市場的增長卻正在迅速超過全球增長水平。單克隆抗體及生物類似藥是國內生物藥市場關注的熱點。
政策促進制藥行業發展,“合規”帶動儀器市場需求
近年來,我國發布的醫藥行業相關政策數量逐年上升,而且在2016年,有約四分之一的文件是由多部委聯合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均體現了國家對醫藥行業監管的升級,可以說,整個醫藥行業正在重新“洗牌”。這不僅促進了整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也給相關分析儀器市場帶來了積極影響。
化學藥一致性評價的主框架文件已發布,后續細則文件仍在發布中,制藥企業方面則是紛紛正式開始一致性評價工作。在過去的2016年,已有相當一部分的分析儀器廠商在“一致性評價”中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尤其是色譜、質譜、紫外、溶出度儀及相關配件耗材等。《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試點都表明了國家對創新藥物的鼓勵與支持,也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在制藥領域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帶動相關分析儀器市場。
一些列關于中醫藥發展的宏觀政策表明,中醫藥發展已上升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國家戰略。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將掀起針對中醫藥研究與開發的“熱潮”,中藥領域內分析儀器市場也將迎來利好。與分析儀器密切相關的中藥標準化也在積極推進當中,我國將重點針對中藥材種植、中藥炮制加工、中藥飲片生產、中成藥的質量提升等生產全過程中的標準進行完善與修訂,真正實現中藥的標準化。
聲明: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下一篇:應如何注意實驗室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