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香港“火眼實驗室”履行新冠病毒檢測工作
偌大的體育館中整齊排列著16個白色的拱形“繭房”,木地板上已布好了維護層、電線、網線等基礎設施,各種設備還在陸續出場。這里是香港即將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的“火眼實驗室”,坐落港島西營盤的中山留念公園體育館。
為應對依然嚴峻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特區政府已宣告將趕快推行全民免費自愿檢測,華大基因等三間內地在港設立的實驗室也參加檢測作業。
坐落于中山留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由華大基因建成,從物資在深圳裝車發送,到16個氣膜實驗室建成,用時缺乏12個小時。

華大基因香港“火眼實驗室”前哨總指揮曹蘇杰表明,華大在之前幫忙特區政府進行高風險人群核酸檢測時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而氣膜實驗室具有部署快、運送便利、環保節能等特色,利于快速開展大規模檢測作業。
據悉,5日22時,香港“火眼實驗室”指揮部向華大基因深圳總部宣布物資準備的發動申請,立即取得同意。6日16時,首車物資從深圳發往香港,并于21時抵達中山留念公園體育館。7日清晨3時30分,16個氣膜“火眼實驗室”搭建完結。
曹蘇杰介紹,前5個氣膜實驗室已于11日完結設備的鋪設和調試,全部檢測儀器于本周內均可入場。
7月以來,香港暴發以本地病例為主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現在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000例。趕快進行全民檢測,追尋病毒源頭與軌跡,隔離輕癥狀、無癥狀等患者,成為香港防疫抗疫的燃眉之急。
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明,源頭不明的個案依然較多,意味著社區傳達風險較高。病毒檢測是十分重要的抗疫手段,可以完成“早辨認、早隔離、早治療”的目標。
回應香港特區政府懇求,中央政府組建了“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助港抗疫,其中7名“先遣隊”隊員已于8月2日抵港幫忙開展實驗室作業。
曹蘇杰表明,坐落中山留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每天可檢測10萬單管。若選用“三混一”或“五混一”的混檢方式,檢測才能可提升至每天30萬至5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需求600名檢測人員每天三班輪番作業。”
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表明,估計香港將有500萬人參加檢測,并強調檢測觸及的個人資料受私隱法令維護,不會流到境外。
現在,香港核酸檢測施行自愿原則。7月以來至8月4日,特區政府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和特區醫院管理局共進行和處理了近35萬例檢測。但是,受限于公營組織檢測才能缺乏,香港非高風險人群的市民若想進行檢測,往往只能去收費比較昂貴的私家醫療組織。
曹蘇杰說,內地廣泛選用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采樣,需求很多醫護人員近距離接觸被采樣人,但樣本精確性較高,“現在在香港會引薦用口咽拭子自采樣的方式推進接下來的大規模核酸檢測”。
雖然特區政府和絕大多數集體與市民對內地援助香港抗疫表明歡迎與感謝,但仍有部分“攬炒派”誣蔑內地檢測人員“來港播毒”“檢測成果不精確”“將港人基因送往內地”等。坐落中山留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自開建以來就不斷受到“攬炒派”的打擾。
曹蘇杰表明,香港的采樣管上只要一行編碼,檢測人員無法從中獲取被采樣人信息,而通過滅活、掃碼錄入、送檢、二次滅活、分裝、檢測的流程后,實驗室僅是判別得出檢測成果,并將其上傳至特區政府的系統中。
“在擴大檢測規模的情況下,‘火眼實驗室’承擔的是篩查的使命。”曹蘇杰說,檢測為陰性的樣本將會毀掉,而陽性的樣本則送交特區政府衛生署化驗組織進行承認。
此前,華大基因除參加武漢和北京抗疫中的核酸檢測外,還在丹麥、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塞爾維亞、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國的抗疫舉動中作出了貢獻。
曹蘇杰說,香港“火眼實驗室”的建設與運作是建立在前期大規模核酸篩查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既有契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室,又有被世衛組織列入緊急采購清單且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的檢測試劑盒,足以確保香港全民普測的順利施行。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