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疫情期間,看看廣東省的實驗室都做了些什么
3月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要點介紹廣東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的近期工作發展情況。省科技廳副廳長龔國平參加會議并答記者問。
問:近幾年,廣東省圍繞要點研討范疇,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實驗室,請問龔廳長,我省實驗室對于此次疫情防控發揮了什么作用?
龔國平表示,疫情發作以來,我省實驗室快速呼應、主動作為,發揮人才、技能和設備等嚴重立異渠道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獲得了良好作用,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到現在,由鐘南山、徐濤、管軼等10余位院士專家主動牽頭,省實驗室、省要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和臨床醫學研討中心等40余家都參加了科研攻關,著眼處理防控救治一線具體問題,在病毒溯源、致病機理、快速檢測、藥物疫苗、醫療器械等范疇獲得了50余項重要成果,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和臨床救治工作。
他說,鐘南山院士帶領廣州呼吸疾病國家要點實驗室科研團隊,知重負重、精勤不倦,在快速檢測、“老藥新用”、疫苗研制、院感防控、動物模型等方面獲得系列嚴重成果,為廣東甚至全國的新冠疫情防控發揮了主力軍作用。該實驗室聯合廣州海關P3實驗室于2月初成功分離出新冠毒株,并從患者糞便和尿液標本中分離出病毒,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警示含義;開展臨床研討的血必凈注射液、連花清瘟膠囊、氫氧混合吸入氣等均已納入國家醫治方案;研制出智能化咽拭子采樣機器人;大力推進mRNA等疫苗研制,已獲得階段性發展。
一起,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于1月29日首先采用磷酸氯喹對新冠肺炎患者開展臨床醫治研討并獲得較好作用,該藥現已列入國家第六版醫治方案。該實驗室還積極開展抑制炎癥風暴、減少重癥發病率的新藥研討,并開發出根據胸部X光和CT影像學的新冠肺炎AI輔佐診斷系統。2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廣東調查組到該實驗室調查調研時,對其科研發展和獲得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龔國平泄漏,深圳鵬城實驗室緊急免費敞開AI算力資源,積極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能優勢參加新冠病毒感染機理研討?;葜菹冗M動力實驗室開發出可屢次反復運用的重離子濾膜民用防護口罩。
來源:網絡資源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