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實驗室走進廣州百姓,食物“你送我檢”活動
標題:實驗室走進廣州百姓,食物“你送我檢”活動
瓜果蔬菜是不是有農藥殘留?剛買的肉類是否有瘦肉精?移動實驗室一測可知。廣州日前在全市范圍內統一開展食物安全“你送我檢”活動,食物快檢車開進11個市場,共同推進食物安全社會共治,保證廣闊市民食物消費。
社會對食物安全監管充溢期待,但有時又對監管公信力存在習慣性質疑,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少人對監管部門采取的措施、檢測的結果、監管的進程等缺少應有的了解。市民缺少足夠的知情權與參加感,食物安全監管就難以獲得市民的廣泛了解和認同。此番廣州市開展食物安全“你送我檢”活動,不只是拓展食物抽檢范圍,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將市民引進到食安監管系統中,向社會提供參加食安監管的途徑,既能及時解答顧客對某個食物的安全疑問,也可以據此增強對問題食物的查辦效率,可謂一箭雙雕。
進一步而言,食物品種繁復、市場主體數量巨大,抽檢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和必要窮盡覆蓋。由市民“送檢”,大眾重視與置疑什么食物、置疑什么當地的食物,就有針對地抽查這些,顯然更有效率。再說,“你送我檢”把抽查的決定權交給民眾,更有利于獲得民眾的信賴,躲避監管組織徇私的嫌疑。尤其是,抽檢的結果第一時間向市民發布,隨檢隨通報,滿意了市民知情權,增強了食物安全監管的公信力。
對食物安全抽檢而言,一方面,需求杰出針對性。僅憑食物安全監管部門的力量難如登天或者蜻蜓點水式的抽檢,很難八面玲瓏,這就需求憑借群眾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需求杰出時效性?!澳闼臀覚z”看似是小立異,但也是憑借“互聯網+”來推進食物安全監管,而且可以更及時回應社會關心,給顧客釋疑解惑。對一些商家而言,這也是一種壓力,由于食物檢測顧客有了“選擇權”。
從此前一些當地開展的“你送我檢”活動收集到的大數據來看,在老百姓現階段最重視的食物品種和檢測項目中,以蔬菜農殘項目的“呼聲”最高,其次是水產品中的甲醛,其他如鹽、食用油等食物檢測也占有較大的比重。如此一來,食物安全監管部門就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統計,明確老百姓最關懷什么,也為今后的日常監管提供了數據支撐,可以更加全面地保證百姓餐桌上的食物安全。
“你送我檢”模式不但自身有借鑒意義,其原理也具有推行價值。像食物安全監管這類事關民生的作業,監管組織需求順應社會關心,開門監管,在準則機制、方式方法上立異,推進從單純的行政監管向食安社會共治改變。只要滿意市民的知情、參加、監督的訴求,增強監管的社會透明度,調集和發揮市民的積極性,才能壯大食安監管的社會力量,從而對食物生產、加工、營銷等環節的食物安全構成更強的鉗制力。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