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科學儀器利好,數百企業重點實驗室將建設
‘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討單薄,不是就事論事就能夠處理的。基礎研討站得穩不穩,站得牢不牢,直接關系我國科技立異開展的未來。”李克強總理在9月2日掌管舉行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當前,我國主要工業規劃、體量在國際上現已做到了最大,本錢、勞動力以及科技人員規劃較為豐富,可是我國科技立異水平與工業競爭力仍較為單薄,在一些核心關鍵技能領域仍受制于人,“缺芯少核”的局面尚未改觀。
企業是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參加主體,是技能立異的主體,在商場經濟活動中具有其它各類立異組織無法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我國立異系統建造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企業的技能立異才能,這也是我國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可持續開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企業立異才能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國際范圍內職業技能開展趨勢前瞻性判斷不強,支撐技能研制的基礎研討較弱,立異鏈建造不健全,許多企業依然依托規劃取勝。
因而,依托企業建造國家重點試驗室,是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能立異系統建造的一項重要措施。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是國家技能立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的建造,促使企業試驗室從以面向企業內部技能需求,向內部需求與職業共性需求相結合改變,研討內容從急需技能和產品開發為主,向前沿技能和前瞻技能研制改變。
到目前,科技部一共批復了179家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的建造,其間第一批36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78家,2017年12月同意建造2家。依據科技部2018年《關于加強國家重點試驗室建造開展的若干意見》的開展方針:到2020年,基本構成定位準確、方針明晰、布局合理、引領開展的國家重點試驗室系統。
其間,學科國家重點試驗室保持在300個左右,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保持在270個左右,省部共建國家重點試驗室保持在70個左右。預期2019-2020兩年間,還將建造92家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從事的立異研制活動,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
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的建造為我國試驗室儀器企業供給了機遇。試驗室常用儀器包括顯微鏡、電子天平、離心機、測厚儀、硬度計、測溫儀、干燥箱、分光光度計、溫濕度計、示波器、原子熒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離子發射光譜等儀器儀表設備將會迎來大量收購需求。
可是,由于國內儀器企業自主立異才能單薄,我國高端試驗室儀器商場仍被國外儀器公司牽著“鼻子”走,90%的商場被國外儀器公司所獨占。在一些國家和企業試驗室里常見賽默飛、安捷倫、島津、沃特世等知名儀器公司的設備。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和新興工業的開展,我國科學儀器商場潛力巨大,儀器需求非常旺盛,現已成為國際儀器增長的強勁動力。據不完全計算,我國科研固定資產出資當中儀器設備收購費用約占60%,科研經費投入當中儀器收購費用約占25%。據海關有關數據計算,每年我國從國外引進儀器費用在800億元左右,并逐年增長。
科研組織和高等院校是科學儀器科技立異的主體,儀器企業尤其是民營儀器企業科研項目競爭才能弱,得到的國家科技項目支撐的機會少,嚴峻阻止了儀器企業的立異開展。
建造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對于增強科學儀器工業、企業自主立異才能,提高科學儀器工業技能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促進產學研結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儀器企業凝集優秀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依托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產出了一些列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杰出的社會效益,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科學儀器工業的開展。
來源:儀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