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儀器行業利好消息,政府科研儀器采購流程將改變
《意見》明確指出,優化科研處理機制,改善科研經費和科研儀器設備耗材收購處理,并將擴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
8月21日,科技部、教育部、發展變革委、財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科院聯合發布發布《關于擴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定見》(以下簡稱《定見》)。《定見》明確指出,優化科研處理機制,改善科研經費和科研儀器設備耗材收購處理,并將擴展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

《意見》第六條指出,簡化科研項目處理流程。完善中央財務科技計劃嚴重項目安排實施機制,圍繞國家需求改善項目構成機制,合理確認項目布局、數量及體量,優選研制團隊,強化責任落實與結果查核,簡化進程處理。科技部分要會同相關部分精簡項目申報流程,削減不必要申報材料。項目實施期間實施“里程碑”式處理,削減各類進程性評價、查看、檢查、審計等。
《意見》第七條指出,完善科研經費處理機制。變革直接經費預算編制和付出方法,不再由項目負責人編制預算,由項目處理部分(單位)直接核定并處理資金付出手續,資金直接付出給承當單位。加快推動根據績效、誠信和才能的科研處理變革試點,及時總結推廣科研項目資金處理等試點經驗和做法。
《意見》第八條指出,改善科研儀器設備耗材收購處理。簡化收購流程,縮短收購周期,對獨家代理或出產的儀器設備,高校和科研院所可按有關規定和程序采取更靈活便利的收購方法。對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采用特事特辦、隨到隨辦的收購機制,可不再走招投標程序。
《意見》第九條指出,賦予立異領軍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權。國家科研項目負責人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自主調整研究計劃和技術道路,自主安排科研團隊。具有相應授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生招生計劃分配中,要向承當科技嚴重專項、要點研制計劃等國家嚴重科研項目的優秀團隊和導師歪斜。探究根據嚴重科技立異平臺、嚴重科研項目和工程項目加強博士研究生培育,完善培育本錢分攤機制。
在人事處理方面,《意見》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開展科研活動需要,擬定招聘計劃,設置崗位條件,發布招聘信息,自主安排公開招聘,規范聘后處理,暢通人員出口,實現聘用人員市場化退出。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科技立異工作發展需要,在編制或人員總量內自主制定崗位設置計劃和處理辦法,確認崗位結構比例。
在績效薪酬分配方面,《意見》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可在績效薪酬總量內,按國家有關規定自主確認績效薪酬結構、查核辦法、分配方法、薪酬項目名稱、規范和發放規模,績效薪酬分配要向要害立異崗位、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承當財務科研項目的人員、立異團隊和優秀青年人才歪斜。
《意見》也一起指出,對全時承當國家要害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單位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等可實施年薪制、協議薪酬、項目薪酬等靈活分配方法,其薪酬在所在單位績效薪酬總量中單列,相應添加單位當年績效薪酬總量。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員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期權鼓勵力度,科研人員取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兼職或離崗創業收入不受績效薪酬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
來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