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實驗室三廢的正確處理四大要點
實驗室廢棄物的一般處理原則:實驗室要組織專人負責廢棄物的記錄、搜集和處理。分類放置,分別處理。要定時處理。
1、廢氣處理
關于發生少數有毒氣體的環境監測實驗要在通風櫥中進行,經過風機等排風設備排到外環境中。對發生很多有毒氣體的實驗必須經過吸收或處理管理后排放。如SO2、NO2、H2S等酸性氣體可用管道通入堿性溶液中,實現酸堿中和后排放。高濃度可燃氣體要燃燒后排放。

2、廢液的處理
含有在人體內蓄積、致畸、致癌的重金屬廢液,應倒入專門的廢液桶中會集處理后排放。含有高濃度酸堿廢液應分別倒入專門的酸堿廢液桶中,中和后并用很多的清水稀釋后排放。含有高濃度有機物的廢液應裝入專門的儲存罐,會集儲存,存足一定量后按規定燃燒處理。關于其他一般廢液,可用很多清水稀釋后排放。
3、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關于實驗室發生的一般固體廢棄物(如木片、紙屑、碎玻璃、廢塑料等)與生活垃圾性質相同,可直接倒入實驗室垃圾桶,按生活垃圾交由鄉鎮環衛部門處理。廢液的處理發生的沉積以及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要指定專門人員進行搜集妥善處理,按危險物品進行安全處置或交社會化的危險廢物處理公司統一搜集,會集處理。
4、實驗室生物類廢棄物的處理
實驗室生物類廢棄物應根據其病原特性選擇適宜的容器和地址,組織專人搜集、消毒、燃燒處理,達到日產日清。液體廢物一般要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要分類搜集,及時燃燒處理。
固體非可燃性廢物要分類搜集,進行氯化消毒處理,滿足一定條件后再做處置。現在、實驗室的環境污染問題并未引起滿足的注重,污染管理工作基本上沒有有效開展。雖然有些實驗室按要求裝備了殘液儲存缸,但實際上形同虛設,往往還是一到了之。
而殘液儲存缸貯滿之后如何處理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最終,在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方面和計量查核過程中,大多進行監測能力和質量管理方面查核,很少要求解決實驗室環境保護方面問題,加之又缺乏必要的監督,致使環境監測實驗室在環境管理方面單薄,造成實驗室對外環境污染。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