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香港理工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經驗及啟示
近年來,國內外高校一系列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對參與實驗人員的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對實驗室周圍的環境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一系列的實驗室安全事故一再警示我們,實驗室安全不僅要靠正確操作、做好防護措施等傳統手段,制定和貫徹一套科學規范的安全管理體系更是高校科研實驗室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實驗室安全管理是國內外高校共同關注的重要領域。通過借鑒世界著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先進經驗,可以為改進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和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成效,提供重要的參考和指導。
香港理工大學(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是我國香港8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Grant Committee)轄下的法定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為本港及全球知名的國際化大學之一。經過多年發展,秉承“開物成務,勵學利民”的校訓,香港理工大學在不斷追求“在專業教育、應用研究和伙伴合作方面表現卓越的大學”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規范成熟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和經驗,不但為學生及工作人員在參與科研實驗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注重為學生、教工及訪問學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形成了的管理方法和經驗對當前內地高校在實驗室安全建設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在全球范圍內,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高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具有高度的實用主義傾向,通常設立有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并制定健全的管理章程,而以英國為代表西歐高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上更加注重安全責任的落實。與上述地區高校不同的是,香港高校借鑒全球高校的管理和建設經驗,通過吸收兩者優點并加以有機融合,致力于建立層次分明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組織架構,以實現安全責任落實的制度化、具體化和精細化;同時通過構建一系列安全管理的實質措施,形成高效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完善,在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組織架構和實質措施方面,香港理工大學形成了具有顯著的層次化、明確化、規章化的管理模式,其鮮明的特點和切實的成效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在安全管理的組織架構方面,香港理工大學確立了3個層次并且分工明確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主體:(1)在學校層次上,包括健康、安全與環境事務處(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office,簡稱HSEO)、物業管理事務處(facilities management office,簡稱FMO)和校園發展事務處(campus development office,簡稱CDO)在內的3個機構各司其職,形成了相互合作、互補協同、精細負責的校級安全管理三元主體;(2)在院系層次上,形成了以院系領導(department head,簡稱DH)等第一把手擔綱的院系安全管理主體;(3)在實驗室層次上,主要由一名實驗室全職教工(full-timeleader,簡稱FTL)擔任實驗室安全負責人的實驗室安全責任主體。對于各個層次中不同主體在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制定、建設、執行、維護和監督中的責任,香港理工大學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根據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指導思想,通過香港理工大學內各級機構的共同承諾和協同努力,來確保實驗室的設計最優化,并實現其日常運行處于最高級的安全水平。為此,設計了通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促使各個實驗室安全管理主體遵守,并獲得持續的監督執行。實踐證明,這些通用管理規則在最大程度內有效降低了校園內實驗室的安全風險。根據安全管理執行的時序、內容和影響范圍,其安全管理的實質措施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室安全工程的設計和建造方面。院系作為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執行者和最終決定者,在建造新的實驗室或者改造現有實驗室以從事有害實驗操作時(比如使用有害化學品、生物體、放射性物質或者輻照裝置和激光),必須事前就可行性咨詢FMO并提供詳細的實驗需求。
(2)實驗室啟用前的安全檢查。除儀器裝備上的性能檢測外,啟用前的檢查還包括關鍵安全設施和隨機測試實驗的測試與檢測報告。
(3) 實驗室使用人員的安全登記。
(4) 實驗室人員的安全培訓。
(5) 實驗室安全責任人制度。
(6) 實驗室針對性的安全規范和章程。
(7) 實驗室安全自我審查程序。
(8) 實驗室安全規范審核。
實驗室是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是推進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主要陣地。因此建立切實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科學研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借鑒和分析以香港理工大學為代表的香港院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方面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內地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提供一個系統的啟示,有助于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增強安全責任的落實和追蹤機制,以及形成多層次循環式的實驗室安全培訓制度和建立交叉式的安全監督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和提高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成效。
來源:香港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