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習近平指出,鼓勵推動科研儀器設備向民營企業開放共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實現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這其中,民營經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民營經濟將在其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鼓勵民營企業從事基礎研究和興辦各類教育,引導民營經濟服務科教興國戰略。通過稅收等政策手段激勵民營企業增加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推動更多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研儀器設備、科學數據和科技文獻等科技資源向民營企業開放共享,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實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探索多元主體合作辦學。
強化民營企業自身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積累,引導民營經濟服務人才強國戰略。發揮企業家的積極作用,提升民營企業家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弘揚工匠精神,培養一批優秀的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加大對民營企業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的培育和支持,建設全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聯盟,加強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知識和能力的系統培養。
促進民營企業搭建創新平臺和創新機制,引導民營經濟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行業龍頭民營企業布局設立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和創新平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工業研究院等新型研發組織。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培育民營企業產業技術創新示范聯盟。落實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各項政策,深入推動普惠性創新政策落地實施,完善科技金融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推動民營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破除現有農業融資障礙和優化農村投資環境,引導民營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優化鄉村營商環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開放力度,吸引民營企業和民間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規范有序盤活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存量資產,回收資金主要用于補短板項目建設。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開展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等建設。
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區域戰略,引導民營經濟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市場優勢,加快引導民營經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推進其在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綠色環保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促進各類生產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優化配置,為民營企業跨區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減少阻礙和提供便利。
推進民營企業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品提供,引導民營經濟服務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鼓勵民營資本依法規范參與林權流轉。在嚴格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生態建設項目投資,允許發展生態產業。在污染治理等領域,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環境污染治理。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污染減排和排污權交易以及碳配額交易。
民營企業參與軍民雙向協作和軍民協同創新,引導民營經濟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鼓勵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軍民融合發展。通過建立完善各類軍民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民用技術參軍和軍用技術轉民。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軍民兩用技術聯合攻關,促進支持軍民技術相互有效利用。鼓勵民營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協同,開展軍民科技協同創新。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