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冶金環保助力國產儀器行業發展
中國粗鋼產量為8.32億噸,較上年增長5.7%;占世界比例從2016年的49%升至49.2%,是名副其實的冶金大國。鋼鐵冶煉工藝涉及廢氣、廢水和廢渣三類污染物,其中煉焦和燒結產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煙粉塵等廢氣最為嚴重。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和業內企業的不斷努力下,冶金行業呈良好發展態勢,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經濟效益顯著。但隨之產生的高污染、高耗能問題已成為我國現階段治理工業污染、實現節能減排的重點內容。
冶金環保有哪些瓶頸,如何達到更嚴標準?在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都市環保)技術總工宋自新與北極星環保網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7年是環保政策集中爆發的一年,環保部辦公廳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對改善環境質量、防范環境風險的積極作用。
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及新版《水污染防治法》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今年將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出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全國內各省市也不斷出臺應急減排措施,例如南京嚴控廢氣排放鋼鐵、石化等行業停產限產3個月;河北唐山2018年3月16日至11月14日共244天非采暖期內,全市鋼鐵企業實施精準化、差異化錯峰生產,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鋼鐵企業全部停產,對高爐實行部分時間段停產管控。
一系列的戰略舉措讓冶金行業環保限產停產常態化機制不斷建立,在提到超低排放、近零排放將成為冶金行業“新常態”時,宋自新提到,國家對環境治理日益重視,冶金行業的環保政策也不斷收緊,國家出臺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相關政策對于冶金環保行業來說是一個沖擊。鋼鐵行業不能像從前一樣高污染、高能耗、粗糙經營,應適應國家環保形勢,做到煙氣近零排放、超低排放。將挑戰轉變為機遇,才能促使冶金行業的不斷發展。

系統性解決方案讓節能減排效果最大化,冶金環保助力國產儀器行業發展。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以及工作規劃的推出,讓鋼鐵行業的排放限值大幅收緊。我國出臺的《關于征求〈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20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中提出,燒結機頭煙氣特別排放限值,即在基準氧含量16%的條件下,顆粒物小于20mg/m3、SO2小于50mg/m3、NOx小于100mg/m3。在鋼鐵生產過程中其顆粒物、SO2、NOx等污染物排放量大也是治理難點所在,鋼鐵廠燒結煙氣中SO2的排放也是我國大氣SO2污染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解決鋼鐵企業的燒結脫硫也是重中之重。
燒結煙氣氨法脫硫系統在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氨法脫硫是一種高效、低耗能的濕法脫硫方式,最大特點是SO2的可資源化,可將污染物SO2回收成為高附加值的商品化產品。宋自新在談到氨法脫硫時表示,氨法脫硫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實現近零排放和超低排放的同時也實現了廢物的資源化。燒結煙氣氨法脫硫系統是都市環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脫硫系統,是對鋼鐵脫硫進行全系統全流程的梳理。
宋自新說:“都市環保在固廢處理、污水污泥處理、廢氣治理、環境修復、能源清潔高效利用五大主營業務領域,為眾多客戶提供了環境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工程的投資、技術研究、咨詢、設計、設備成套供貨、總承包建設、運營管理等服務,成為節能環保領域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其典型案例就是日照鋼鐵項目。從前期的燒結、焦化、球團到高爐、煉鋼、煉鐵、軋鋼均作出了系統診斷,再對能源、廢水、廢氣、固廢作出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將能耗和余熱余能全部加以利用,將廢水全部回收得以資源再利用”。
順應時代潮流,創新驅動發展
隨著冶金行業排放標準的提高及進程的加快,對環保企業的生產與發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宋自新說:“環保政策的出臺對于冶金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環保做得好,煙氣排放能達到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的企業是不限產的。現在鋼材利潤高是機遇,高投資進行環保設施的改造則是挑戰。但對于擁有核心技術的環保企業來說機遇大于挑戰,都市環保以前瞻的視野、領先的技術、強大的研發實力,專注于提供更完善的能源環保領域系統解決方案,致力于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家園”。
宋自新認為冶金環保行業也確實存在一定的瓶頸待突破,目前冶金企業節能減排需求爆發,環保技術企業準備不足,供給出現一些問題。電力行業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并不能直接借鑒到非電行業,冶金行業尤其是鋼鐵行業排放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氯離子、氮氧化物含量遠遠超過電廠,現有電力行業的減排技術難以生搬硬套。冶金煙氣治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環保企業必須發揮自身優勢,根據核心技術通過計算與模擬,將最佳的工況拿出來進行工程的設計和實施,量身定做解決方案。
新時代下的環保產業已邁入發展的轉型期,順應時代潮流,創新驅動發展,將是企業發展的新藍圖。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在都市環保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創新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宋自新說:“環保企業長期經營、有序經營,需要良好的口碑,過硬的技術,形成品牌效應。要自主研發,提高服務水平,低價競爭保證不了產品技術。都市環保堅信領先技術創造優美環境,在各個行業中只有領先了技術才能在行業占據優勢地位,核心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新技術才能抓住市場。”
相對于國內其他環保技術企業,都市環保技術領先其他企業一代,管理團隊強大,成本控制能力、質量控制能力、進度控制能力強,環保第五代核心技術已經實現世界領先,技術更迭已經更新到第六代,實行借力研發,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團隊,很多業務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是研發團隊之一,同時與各大院校、制造廠合作,發展的整體目標明確,從實施中總結經驗。
最后,宋自新談到,在技術研發或市場業務拓展上,未來的環保行業會越來越細分,在細分領域形成聯盟系統化。同時還有一種趨勢是管家化,環保行業越來越專業,幫助電廠、鋼鐵廠等業主方進行專業化管理、專業化策劃、專業化運營,提供系統化、市場化、專業化的解決方案。都市環保力爭做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做最好的東西,提供最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助力環保事業不斷發展。
綜上所述,今天的冶金環保治理市場,的的確確是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機遇。特別是在環保的背景下,鋼鐵超低排放想不熱都很難。環保產業就是一個政策導向型的行業。冶金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逐步收緊,讓儀器檢測市場迎來了重大利好。期待國內儀器產業的一再爆發。
來源:網絡資源編輯整理









